关于名为李德林的其他人物,请见“李德林”。
关于名为李公辅的其他人物,请见“李公辅”。
李德林(532年—592年),字公辅,博陵安平人。
生平[编辑]
德林年幼聪敏,十五岁能诵五经。长大后,对家人孝顺,善写文章,辞核而理畅。北齐天保年间举秀才。魏收很看重他。
北齐时,官至中书侍郎,曾参与国史修撰,编成《齐史》二十七卷。周武帝灭北齐,“入邺之日”,专门遣人到李德林家“宣旨慰喻”,称“平齐之利,唯在于尔”[1]。周武帝在云阳宫用鲜卑语对大臣说:“我常日唯闻李德林名,及见其与齐朝作诏书移檄,我正谓其是天上人。岂言今日得其驱使,复为我作文书,极为大异。”
入隋后,官至内史令,封安平公,奉诏续修《齐史》,开皇十二年(592年),全书未成而卒[2],享年六十一。
家族[编辑]
祖父李寿,官湖州户曹从事。父亲李敬族,官拜镇远将军。
其子李百药续成《北齐书》。
延伸阅读[编辑]
[在维基数据编辑]
《北史·卷072》,出自李延寿《北史》
《隋书·卷42》,出自魏徵《隋书》
参考资料[编辑]
^ 《隋书》卷42《李德林传》
^ 《困学纪闻》卷10引郑毅夫论《中说》谓:“李德林卒于开皇十二年”
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
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
VIAF
WorldCat
各地
德国
人物
CBDB
SHL